圣诞特辑——Atmosphere 专题研讨会:大气环境中的碱类物质 | MDPI Seminar

发表时间:2024-12-23 阅读量:363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大气环境中的碱类物质对空气质量、生态系统健康以及人类福祉的影响日益显著。非农业源排放的增强不仅改变了大气化学反应路径,还深刻影响了细颗粒物 (PM2.5) 等污染物的形成机制。

 

本次专题研讨会,Atmosphere 期刊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农业大学刘学军教授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潘月鹏研究员作为会议主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常运华教授、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张君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张霖研究员作为特邀嘉宾,他们将围绕大气环境中的碱类物质展开深度交流与讨论。通过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当前及未来的空气污染挑战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研讨会信息

 

1 会议时间

2024年12月25日 19:00—21:00

 

2 会议形式

线上会议

 

3 观看方式

点击链接,进入小鹅通会议直播:https://dbofi.xetlk.com/sl/4jtqkY

MDPI开放科学视频号

 

 

会议流程

 

19:00—19:30
  非农业排放增强胺类物质并调节城市大气成核
  常运华 教授
19:30—20:00
  荷兰氨排放与沉降源解析:同位素溯源测量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张君 研究员
20:00—20:30
  氨气排放及其对区域PM2.5空气污染影响的模型量化
  张霖 研究员
20:30—21:00
  提问交流环节

 

 

会议主席

 

刘学军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新疆自治区“天池人才”特聘研究员。主持科技部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气重污染成因与强化治理专项 (总理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中德、中英、中荷国际合作等40余个科研项目。主要从事农田氮循环、大气沉降、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环境效应方面研究,已累积在 NatureScienceNature FoodNature Commun.Nature Geosci.PNAS 和土壤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出版专著2部、授权专利2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

 

潘月鹏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致力于大气污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基于外场观测、数值模式和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展大气成分沉降定量和追踪溯源。主持国家自然基金、973、重点研发计划和大气重污染攻关 (总理基金) 等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80篇,被引次数7000,ESI高被引论文6篇,H指数为50。曾为40余个大气&环境期刊审稿。获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5项。担任 Atmosphere 等8个学术期刊编委和3个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特邀嘉宾

 

常运华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一直从事大气活性氮颗粒物与气态前体物的来源、同位素组成与大气过程研究。主要创新成果有:(1) 构建起活性氮的同位素指纹谱,为活性氮的源识别和源解析奠定了基础;(2) 实现了大气活性氮三维原位观测和区域大尺度移动走航观测;(3) 厘清了活性氮大气转化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机制,提出了大气活性氮综合溯源方法体系。已发表国际期刊论文58篇,专著1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篇,包括1篇Science Bulletin,2篇GRL,5篇ES&T,3篇ES&T Letters和8篇ACP。

 

报告题目:非农业排放增强胺类物质并调节城市大气成核

 

张君 研究员

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

 

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 (TNO) 研究员。2008年和2011年分别在南京河海大学获得水文水资源专业的本科和硕士学位;201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地球科学系获得生态水文学博士学位,研究课题聚焦于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循环和土壤特征的影响;2019年加入TNO环境能源部,主要从事空气质量监测与模拟,特别关注大气中氨的排放、沉降与溯源,以及这些因素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 Scie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GeodermaJournal of HydrologyEcohydrology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Atmospheric Measurement and TechniquesBiogeosciences 等期刊上发表。

 

报告题目:荷兰氨排放与沉降源解析:同位素溯源测量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张霖 研究员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和大气化学数值模拟,聚焦地球氮循环加速引起的活性氮排放及其环境效应。主持了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面上、中欧合作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以第一/通讯 (含共同) 作者在 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Food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总论文引用9000余次,H指数为57。成果入选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9年、2023年) 和2023年度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等。

 

报告题目:氨气排放及其对区域PM2.5空气污染影响的模型量化

 

 

主办单位

 

 

 

合作单位

 

 

 

JOIN US

 

识别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备注“学校+姓名+研究方向”,邀您加入MDPI学者交流群,获取直播链接,掌握直播动态,交流科研经验。

 

MDPI已成功举办过多场学术研讨会,旨在为领域内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相信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我们可以为广大青年学者及研究人员在英文学术写作和发表以及学术研究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指导和探讨。

 

点击链接,进入MDPI中文研讨会学术官网:https://mdpi.cn/activities

 

 

Atmosphere 期刊介绍

 

主编:Daniele Contini,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Climate (ISA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NR), Italy

 

期刊研究内容涉及气溶胶、空气质量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控制、气象学、气候学、生物气象学、生物圈/水圈/陆地-大气相互作用、大气技术、仪器和建模的研究,以及高层大气和行星大气等。目前期刊已被 SCIE、Ei Compendex、Scopus 等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 2.5
2023 CiteScore 4.6
Time to First Decision 15.8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2.8 Days

 

点击链接,订阅 Atmosphere 期刊最新资讯:https://www.mdpi.com/journal/atmosphere/toc-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