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mers专题研讨会:功能性自修复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 MDPI Seminar
发表时间:2022-11-04 阅读量:218
物质降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由于环境负载过量而导致物质材料和结构的恶化,即便有许多翻新方法可以修复受损的物质材料和结构,但这种被动模式仍然需要极高的成本进行定期维护。相比之下,在自然界中的损伤通常是可以自我愈合的。因此,模仿自然进行自我修复的材料结构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次专题研讨会,Polymers期刊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期刊编委、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王险峰教授,携手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峻峰教授和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朱光明副教授,围绕功能性自修复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大家带来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小鹅通直播间:https://iwv.h5.xeknow.com/sl/3lwgzy
会议主讲人
王险峰 教授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Polymers 期刊编委
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新材料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RILEM TC SHE委员。担任多本国际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自修复水泥基材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研究。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承担基金委员会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广东省创新团队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等课题。发表学术专著1部,专业百科全书撰稿2篇,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曾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苏峻峰 教授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年获得天津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2011~2014期间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球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研究者为国际知名自修复材料与微观力学专家Erik Schlangen教授。在荷兰国家创新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沥青及水泥智能自修复材料的基础研发及应用工作,并独立研发出微胶囊沥青自修复技术。2014年7月回国后,以“天津市三年引进千名高级人才”引进并就职于天津工业大学。2015年,实现了自修复微胶囊的工业化生产及自修复微胶囊技术在沥青路面上的实际应用,开创了自修复技术实际应用的先河。自修复微胶囊已经在国内14条公路上得到了实际应用,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验证。2018年,开发出基于中空纤维的“毛细血管”仿生沥青/水泥自修复复合材料。近五年来,先后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专利15项。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项目,以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目前,主要从事智能材料与仿生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开发。
朱光明 副教授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化学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与电化学有关的能源材料研究,包括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电解水制氢装置中的材料问题。自2012年开始与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达成合作,参与自修复混凝土的研究项目,主要负责各种微胶囊的制备。经过多年的合作,目前已在微胶囊型自修复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研究进展。
特刊推荐
Functional Self-Healing Materials
Edited by Xianfeng Wang, Biqin Dong and Jun Ren
Submission Deadline: 20 December 2022
https://www.mdpi.com/journal/polymers/special_issues/Functional_Self_Healing_Materials
合作单位
Polymers 期刊介绍
主编:Alexander Böker, University of Potsdam, Germany
期刊主题涉及聚合物化学、聚合物分析与表征、高分子物理与理论、聚合物加工、聚合物应用、生物大分子、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循环和绿色聚合物科学、聚合物胶体、聚合物膜和聚合物复合材料等研究领域。
2021 Impact Factor:4.967
2021 CiteScore:5.7
Time to First Decision:13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1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