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ies专题论坛:先进光伏材料与器件物理的应用与研究 | MDPI Seminar
发表时间:2023-03-24 阅读量:309
作为目前最具易得性和性价比的可再生能源,光伏逐渐成为全球能源中最受瞩目的新星。而在我国“双碳”政策的目标要求之下,光伏产业及其相关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使光伏材料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期研讨会,Energies 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北京交通大学张福俊教授和北京交通大学马晓玲副教授作为会议主持人,北京化工大学李韦伟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张坚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安桥石研究员作为特邀主讲人,就先进光伏材料与器件物理的应用与研究这一主题,为大家带来学术前沿报告。本次研讨会开播时间为2023年3月26日 14:00—17:00,欢迎大家关注!
会议时间:2023年3月26日 14:00—17:00
小鹅通直播间:https://iwv.h5.xeknow.com/sl/1wgiGT
主讲嘉宾
会议主持人:张福俊 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研究进展
报告简介:该报告主要介绍我们在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OPD) 方面的研究历程。2015年,本课题组率先报道一种具有单载流子传输特性的低暗电流、倍增型OPD,并陆续通过三元策略、厚膜策略调控有源层中光场分布、界面工程及优化电极等,制备出响应范围可调、双向偏压、双探测窗口及功能集成化的倍增型OPD。
个人介绍: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卓越百人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题项目等。以通讯作者在多个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其中IF>15的有40余篇。论文累计总被引15000余次,H-index为63。应邀成为SCI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和Energies 期刊编委。
会议主持人:马晓玲 副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逐层沉积型有机光伏器件研究进展
报告简介:通过逐层沉积 (Layer-by-layer, LbL) 的方法制备有机光伏器件可以分别对给受体进行优化,易于得到更理想的活性层垂直相分离,因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报告介绍我们在 LbL 型有机光伏器件的材料甄选、动力学过程调控、机理研究及在面向应用的半透明器件方面的系列工作。
个人介绍: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北京交通大学“青年英才”计划。以第一/通讯身份在IF大于10的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1篇。累计IF为398,累计被引18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李韦伟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报告题目: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
报告简介: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研究领域。该报告将围绕这一领域,介绍我们在双缆共轭高分子单组分材料、凝聚态结构、光电转换物理过程以及器件等多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最终实现了高效率 (13%) 以及高光/热稳定性的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个人介绍: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者,获得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从事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80余篇,引用9000余次。
张坚 教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碳基可印刷钙钛矿光伏技术
报告简介:得益于钙钛矿材料优异的光电性能,碳材料的低成本与高稳定性,以及丝网印刷技术的扩展性等优势,碳基可印刷钙钛矿光伏技术 (MPSC) 展现出极具产业化应用的发展前景。本报告将重点介绍高效稳定MPSC的技术研发进展。
个人介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八桂学者,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9-2004),在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 (2004-2005)、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2005-2009) 开展博士后研究,2009年受聘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 (2009-2014)。主要从事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绿色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项)、广西创新研究团队、广西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广西揭榜挂帅等科研项目。在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等国际高影响力SCI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件、中国发明专利10余件。曾任德国“洪堡学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与首批“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人选、科技部重点专项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专家等。现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化学化工类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本科高校材料类教指委委员、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评专家等。
安桥石 研究员
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高性能全小分子有机光伏器件
报告简介:由于小分子材料具有分子结构明确,批次稳定性好,易于合成与纯化等优势,全小分子有机光伏器件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潜力。本报告将围绕全小分子有机光伏器件,从器件优化、三元策略和分子设计三个方面介绍我们近期的相关工作。
个人介绍:北京理工大学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多个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论文共计被引7300余次。入选2022年度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和2021年度英国皇家化学学会TOP 1%高被引作者。受邀担任国际期刊Polymer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校级人才项目等。
相关文章
1. Recent Progress of Organic Photovoltaics with Efficiency over 17%
https://www.mdpi.com/1996-1073/14/14/4200
2. Advanced Progress of Organic Photovoltaics
https://www.mdpi.com/1996-1073/16/3/1375
会议主办方
会议协办方
Energies 期刊介绍
主编:Enrico Sciubba, University of Roma Sapienza, Italy
期刊主要关注能源动力工程研究相关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工程技术开发以及能源政策经济管理。
2021 Impact Factor:3.252
2021 CiteScore:5.0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9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