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drology 地下水污染:来源、机制及防治 (第二版)

发表时间:2025-06-06

地下水资源对于维系生态系统平衡以及促进人类健康和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地下水污染的成因复杂多样,既包括自然因素,如盐度和砷的污染,也包括人为因素,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化学品以及污水的排放。为了有效应对地下水污染问题,我们必须识别污染源,并深入理解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转化机制。这一基础性研究工作具有关键意义,能为后续制定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相较于污染后的治理修复,采取预防性措施和早期干预更具优势,既能显著降低治理成本,又可避免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造成不可逆损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强、显现周期长的特点,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导致治理时机延误。因此,在污染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及时采取系统化的治理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Hydrology 邀请了来自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的Pantelis Sidiropoulos博士和色雷斯德谟克利特大学的 Ilias Siarkos博士,合作建设特刊“Groundwater Pollution: Sources, Mechanisms, and Prevention (Second Edition)(地下水污染:来源、机制及防治 (第二版))”。本期特刊旨在展示地下水污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关注自然和人为地下水污染物的来源、影响和暴露,地下水的水文过程和水化学特性,地下水对污染的内在和特定脆弱性,人类健康风险评估,以及管理、污染减轻、预防和修复策略的最新趋势。

 

特刊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探究地下水污染的人为和自然来源;

地下水对污染的内在和特定脆弱性;

地下水质量监测;

海水入侵及其管理与控制策略;

地下水流和污染传输的数值模拟与统计分析;

地下水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

预防和缓解措施、修复技术以及政策制定。

 

投稿截止日期:2026年1月31日

 

客座编辑

 


Dr. Pantelis Sidiropoulos

Pantelis Sidiropoulos博士是亚里士多德大学农业工程师和测绘工程师系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下水的模拟与管理”。毕业于塞萨洛尼基大学土木工程系,并在该系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Pantelis Sidiropoulos博士自2014年起在塞萨洛尼基大学土木工程系、塞萨洛尼基技术教育学院土木工程系以及亚里士多德大学农业工程师和测绘工程师系的本科和硕士课程中担任教学工作。发表了27篇学术期刊论文、8篇学术著作章节以及93篇会议论文。还参与了12项由国家和欧盟资助的科研项目,以及9项关于水资源管理、水文学、水力学和防洪工程的研究。

 

研究领域:地下水资源分析、建模与预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变量的时空分析;地下水的确定性与随机性建模及优化;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GIS) 应用;水利工程设计与监理。

 


Dr. Ilias Siarkos

Ilias Siarkos博士现任色雷斯德谟克利特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毕业于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 (AUTH),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曾任爱琴海大学讲师,主讲本科课程《水文地理学》《水资源管理》《环境地质学》,并参与讲授硕士课程《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洪水-干旱》《地理信息学与环境风险管理》。在Journal of Hydrology等水文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

 

研究领域:水资源管理;地下水文学与工程;地下水模拟与优化;污染物迁移水文学;地下水保护与脆弱性评价;地下水监测;水质;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地表水文学与水文建模。

版权声明:本文由MDPI中国办公室编辑撰写,详细内容请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联系 wechat@mdp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