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ies 专题系列研讨会:新型配电系统 | MDPI Seminar

发表时间:2024-07-12 阅读量:248

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新型配电系统是集成海量多源异构分布式资源的重要基础平台,也是落实国家“双碳”能源战略的重要抓手。然而,新型配电网的特征与含义、规划设计、运行控制,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等,在国内外均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为了深入剖析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Energies 期刊携手领域内专家学者于2024年7月15日开展主题为“新型配电系统”的线上专题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共设三场分会,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天津大学葛磊蛟副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携手行业内的资深学者和专家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共同为新型配电系统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诚邀各位学者积极参与!

 

会议时间

2024年7月15日

第一场:10:00—12:00

第二场:14:00—16:00

第三场:19:00—21:00

 

会议形式

线上研讨会

 

直播通道

● 小鹅通直播间

https://dbofi.xetlk.com/sl/3mwo4E

 

 MDPI开放科学视频号

 

● MDPI学者交流群

 

 

会议议程

 

研讨会一

10:00—10:10

会议主席:葛磊蛟

主席致辞

 

10:10—10:40

主讲人:郝正航

国产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器研究与应用

 

10:40—11:10

主讲人:孙伟

孤岛微电网离散时间分布式次级控制通信网络的优化设计

 

11:10—11:40

主讲人:马大中

分布式网络下新型配电系统的安全-高效协同调度研究

 

11:40—12:00

提问交流环节

 

研讨会二

14:00—14:10

会议开场

 

14:10—14:40

主讲人:王旭

极端天气下新型配电网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研究

 

14:40—15:10

主讲人:王英

基于铁路功率调节器的“源-网-荷-光储”低频稳定性评估及其提升技术初探

 

15:10—15:40

主讲人:王轶申

大模型与科学计算联合驱动的配网运行体系初探

 

15:40—16:00

提问交流环节

 

研讨会三

19:00—19:10

会议开场

 

19:10—19:40

主讲人:葛磊蛟

新型配电系统态势感知与自适应控制技术

 

19:40—20:10

主讲人:孙永辉

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研究

 

20:10—20:40

主讲人:王波

新型配电系统关键技术与展望

 

20:40—21:00

提问交流环节

 

特邀嘉宾

会议主席介绍

葛磊蛟 副教授

天津大学

Energies 期刊专题咨询顾问

天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人工智能赋能配电网/微电网和新能源并网优化控制技术等。近五年主持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国家重大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等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科技项目5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 IEEE TSG、TPWRS 等行业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60篇 (SCI一/二区以上34篇,IEEE Transactions系列论文17篇,ESI高被引和热点论文2篇),撰写中英文专著5本 (英文专著2本),撰写国际国内行业标准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4项等。入选科技部国家重大项目青年科学家、中国能源研究会优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等;现任IEEE Senior Member、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564) 委员等。先后获得省部级及一级学会科技奖励25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 (技术创新) 一等奖等。

 

报告题目:新型配电系统态势感知与自适应控制技术

报告简介:新型配电系统是国家“双碳”能源战略下集成海量异构分布式资源群的重要平台,前景广阔。然而,海量异构分布式资源群分散无序接入,一方面可使新型配电系统的灵活性大大提升,但强随机的分布式资源群驱动下新型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难度剧增,亟需探究新型配电系统态势感知与自适应控制技术,破解多用户诉求、多拓扑结构、强随机分布式电源条件下新型配电系统源网荷协同控制、能量管理与延寿管理等系列难题,以实现新型配电系统的和谐低碳发展。

 

主讲人介绍

郝正航 教授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仿真专家。曾先后在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许继集团完成博士及博士后研究工作。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专委会委员、《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编委。长期从事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自主研发的“电气信息实时仿真器 (UREP)”已实现国产化替代。

 

报告题目:国产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器研究与应用

报告简介:为打破国外电力实时仿真设备的垄断,开发国产电力实时仿真设备是必要的。国内大规模新能源场站、县域规模万节点级电力系统等所需的仿真资源巨大,依靠进口设备代价太高,课题组自主研制了新型实时仿真器UREP300,阐述其组成原理与其并行迭代编译原理,并提出了仿真平台的关键指标及评价方法,用以衡量仿真器性能优劣,基于此与国外同类实时仿真设备进行了详细对比。结果显示UREP300在仿真领域的关键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主流设备,尤其编译速度实现了突破。

 

孙伟 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担任IEEE PES通信与安全技术委员会 (中国区) 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业教学协会第四届自动化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自动化学会理事会委员。在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检测技术与嵌入式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在 IEEE TASE、IEEE TEC、Information Science 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70余篇学术论文,申请并获得60余项知识产权。

 

报告题目:孤岛微电网离散时间分布式次级控制通信网络的优化设计

报告简介:配电网与微电网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孤岛微电网 (IMG),它在断开主电网的情况下独立运行,保障电力供应。通信网络设计对IMG分布式次级控制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基于连续时间控制理论的通信网络设计方法并不适用于IMG的离散时间控制系统,甚至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报告介绍一种针对离散时间分布式次级控制的最佳通信网络设计方法,以提升控制性能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马大中 教授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建模与运行控制,机器学习及其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子课题、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专项子课题等纵向项目和国家电网等公司横向项目。近五年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汇刊和中国科技卓越期刊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IEEE汇刊长文10篇;SCI引用超1300余次,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获得超过30位来自美国、瑞典、中国等国院士和IEEE Fellow的正面评价。获得包含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4项,其中3项专利获得发明展奖励4项,包括金奖2项、特别奖1项和银奖1项。担任SCI期刊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on Sinica 首届青年编委,SCI期刊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 专刊客座主编。

 

报告题目:分布式网络下新型配电系统的安全-高效协同调度研究

报告简介: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大规模分布式能源、多样化新型负荷从配电侧接入,配电系统作为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储存的关键载体,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报告基于分布式网络下新型配电系统的协同调度问题,分析分布式解决方案在网络结构模型、高效信息交互和安全弹性运行三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基于随机触发的传输协议、基于“信任”的权重分配机制等方案保障在分布式网络下新型配电系统的最优协同调度,为大规模配电系统的运行和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王旭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Energies 期刊客座编辑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上海市青年人才计划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IEEE高级会员。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调度、韧性电网、分布式资源聚合调控、电力市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3项及企业委托科技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发表SCI/EI论文70余篇,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和IEEE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项。

 

报告题目:极端天气下新型配电网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研究

报告简介:极端天气的侵袭严重威胁到我国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而新型配电网技术的发展为增强配电网抵御极端天气韧性提供了新手段。本报告将深入探讨极端天气下新型配电网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充分发挥分布式灵活性资源的调节优势与潜力,应对双高新型电力系统中因新能源出力不足和极端天气影响导致的电力供需不平衡问题,为我国新型配电网抵御极端天气的韧性提升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实现极端天气下新型配电网韧性提升的科学决策。

 

王英 副教授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多源供电及系统稳定性、“弓-车-网-桥-隧”动力学协同控制及系统可靠性等研究。中国CCF会员、国铁集团入库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估专家等。近几年主持/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铁集团联合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甘肃省科技厅重点自然基金等国家、省部级及企业研发项目20余项。获“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奖等,在国内外SCI/E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多篇入选国家铁路局重大科技成果库。

 

报告题目:基于铁路功率调节器的“源-网-荷-光储”低频稳定性评估及其提升技术初探

报告简介:考虑电气化轨道交通复杂负荷特性与新能源出力特性,利用铁路功率调节器 (RPC) 将光伏和储能单元接入牵引供电系统,构建出一种基于交-直流互联的“源-网-荷-光储”的低碳集约轨道交通互联网供电架构。通过禁区判据的优化评估系统低频稳定性,探究系统低频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制订双控制方法的RPC逆变器划分功率补偿模式及应急供电模式,达到多源协同供电;通过RPC控制策略的改进,治理系统低频振荡,进而提升系统低频稳定性。

 

王轶申 研究员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CIGRE青年NGN会员,IEEE高级会员,英国工程理事会特许国际注册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资深工程会员,CIGRE D2 52电力人工智能工作组委员。承担及参与美国能源部先进研发计划、美国能源部风电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国网公司科技项目等20余项国内外重大科技项目。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授权美国专利5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力人工智能及电力科学智算。

 

报告题目:大模型与科学计算联合驱动的配网运行体系初探

报告简介:配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调控技术在海量分布式能源接入后面临大量挑战。科学智算作为新的计算范式,正在重塑传统电力计算,以新的计算理论、架构、方法、系统和应用推动能源数字革命及新型电力系统配网技术发展。报告围绕配网调控中的电力科学智算关键技术,从电力智能计算、电力行业大模型、电力科学智算等层次展开,对内涵、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并探讨了大模型与科学智算联合驱动的配网调控体系。

 

孙永辉 教授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2022年连续2次 (第五、六期) 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连续2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2022~2023)、连续4年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2020~202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面上2项、青年1项),企业科技项目1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曾获2020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2)、201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排名第4) 等奖项。

 

报告题目: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研究

报告简介:报告主要介绍综合能源系统多阶段容量配置与分层协同运行优化的关键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在多阶段容量配置方面,以设备容量配置与负荷水平增长相匹配为原则,考虑综合能源系统 (IES) 建设过程中的时序特性,建立了IES多阶段容量配置优化模型,解决了系统规划前期设备闲置,后期容量紧缺问题;在分层协同运行优化方面,以调度关系和合作博弈为基础,考虑多方主体下的多种目标追求,建立了IES分层协同运行优化模型,基于模糊优化策略,获得了各方都相对满意的最优折中优化调度方式。

 

王波 教授

武汉大学

博士,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 (中国区) 配电分委会秘书长,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副主席。在 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 Measurement 等国际刊物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并获得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配用电数字化。

 

报告题目:新型配电系统关键技术与展望

报告简介:报告针对足规模化分布式能源消纳和新型负荷的增长和互动的新型配电系统,对配电协同规划技术、配电自愈控制技术、配电资产管理技术、配电设备智能化及柔性配电技术、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技术等构建新型配电系统的十大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并对现阶段构建新型配电系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主办单位

 

   Energies 期刊介绍

主编:Enrico Sciubba, University of Roma Sapienza, Italy

期刊发表涵盖能源动力工程、技术开发以及能源政策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3 Impact Factor

3.0

2023 CiteScore

6.2

Time to First Decision

16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

40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