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mers 专题研讨会:自愈合、再加工及可再循环利用高分子材料 | MDPI Seminar

发表时间:2024-10-24 阅读量:252

高分子材料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石,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往往面临着难以降解、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自愈合、再加工及可再循环利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理念正在悄然兴起。


本期研讨会,Polymers 期刊很荣幸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郑思珣教授作为会议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史子兴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袁亮教授以及青岛科技大学刘英俊副教授作为特邀主讲人,为大家带来“自愈合、再加工及可再循环利用高分子材料”主题的学术前沿报告。本次研讨会开播时间为10月26日 (星期六) 19:00—21:00,欢迎大家关注!

 


研讨会信息

 

1. 会议形式

线上会议

 

2. 会议时间

10月26日 (周六) 19:00—21:00


3. 参会方式

点击下方链接至网页,进入小鹅通会议直播。

https://dbofi.xetlk.com/sl/wMbJw



会议议程

 

19:00-19:10
 

会议主席致辞


郑思珣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19:10-19:40
 

由单宁酸-三价铁离子制备双网络多功能材料的研究


史子兴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19:40-20:10
 

生物基醛类化合物聚合体系及功能材料


袁亮 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

20:10-20:40
 

高强度、抗蠕变和可重复加工的硼酸酯键交联丁苯橡胶材料


刘英俊 副教授
青岛科技大学

20:40-21:00
  提问交流环节

 

 

会议主席


郑思珣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Polymers 栏目主编

 

1997年获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7月起任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助教、讲师 (1995年)、副教授 (1998年);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两次赴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做访问学者;1999年1月获德意志研究联合会资助,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Germany) 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9月转至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SA) 化学系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9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基金支持;2004年获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2009年获 “上海市育才”奖。已在 Advanced Materials、Chemistry of Materials、Macromolecule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Polymers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60余篇,论文被引超过8000次。自2014年以来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现担任 Polymers 期刊“Smart and Functional Polymers”栏目 (Section) 主编 (Section Editor-in-Chief)。



主讲嘉宾


史子兴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1994年于南京化工学院获得高分子化工学士学位;2000年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从事高性能交联聚合物的合成以及相关研究。同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至今。从事交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功能化研究,包括高强高模聚苯并噁唑纤维的聚合、石墨烯/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自修复和动态交联等方面的研究。


报告题目:由单宁酸-三价铁离子制备双网络多功能材料的研究

 

报告简介:TA-Fe3+是一类常见于生物体中的配合物,其多样的性能,如粘附性、自由基清除和光热转换,可以用来制备功能材料。本研究报告了在TA-Fe3+络合物的存在下氢键-配位键构建的双网络多功能材料,这种材料是基于亲水-疏水相分离形成弹性体-水凝胶复合材料。其在干态和湿态下都具有自适应的力学性能,并且具有类似于两栖动物皮肤的光热转换能力。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制备极性差异很大和具有较弱相互作用 (相容性差) 的聚合物,拓宽了复合材料的制备范围,是一种不以牺牲材料韧性为代价的方法来构建具有高机械性能的双网络材料。


袁亮 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Ingevity任高级研发科学家四年,开发了松香基无酚-无甲醛环保型油墨树脂 (Alta-Print),拓展了木质素衍生物在农化产品中的应用。2020年底进入安徽农业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对生物质资源的分子结构改性及产业化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研究7项。已在 Nature Sustainability、Angew. Chem. Int. Ed.、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Green Chemistry、Macromolecules 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被引近2000次,H指数为25。受邀为 Angew. Chem. Int. Ed.、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等期刊审稿。


报告题目:生物基醛类化合物聚合体系及功能材料

 

报告简介: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生物质分子自身活性优势实现简易高效聚合是制备可再生高分子材料的重要途径。生物基醛类化合物的“巯基-醛基”缩合聚合具有反应高效性、原子经济性和功能基团兼容性。同时,所形成的缩硫醛基团兼具可控降解性和动态交换属性。本报告将介绍基于香草醛和苯甲醛的多种“巯基-醛基”高效聚合体系,并获得抗氧化高分子、黏附性能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功能性热固性树脂及其降解回收利用。


刘英俊 副教授

青岛科技大学

 

2020年6月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加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从事橡胶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兴趣包括:橡胶基类玻璃高分子、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军工项目2项、企业横向课题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Macro Letter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Polymer Chemistry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累计他引超过700次。


报告题目:高强度、抗蠕变和可重复加工的硼酸酯键交联丁苯橡胶材料

 

报告简介:橡胶Vitrime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室温,需要精确地控制交换动力学以抑制在服役温度下的蠕变和实现高温时的快速重复加工。尽管有一些交换反应,如硼酸酯键和亚胺键等,在室温下即具有较高的动态性,被用于制备自愈合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在服役温度下非常容易松弛应力和发生蠕变,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在硼酸酯键交联的二烯烃橡胶中构筑氢键或金属配位键引入第二重松弛机制,从而增加橡胶网络中受限链段体积含量,同时实现材料的增强增韧、抗蠕变和重复加工。此策略亦可为解决其它基体、含其它可交换键的类玻璃高分子在服役时的蠕变和非填充类玻璃高分子力学性能低的问题建立一种普适性的方法。



主办单位




合作单位

 


 

识别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备注“学校+姓名+研究方向”,邀您加入 MDPI 学者交流群,掌握学术动态,交流科研经验。

 


 

Polymers 期刊介绍


主编:Alexander Böker, University of Potsdam, Germany

期刊主题涉及聚合物化学、聚合物分析与表征、高分子物理与理论、聚合物加工、聚合物应用、生物大分子、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循环和绿色聚合物科学、聚合物胶体、聚合物膜和聚合物复合材料等研究领域。

 

2023 Impact Factor 4.7
2023 CiteScore 8.0

Time to First Decision

14.5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3.4 Days

 

订阅 Polymers 期刊最新资讯:https://www.mdpi.com/journal/polymers/toc-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