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ics:编码范式革新与智能通信演进 | MDPI Seminar
发表时间:2025-05-11 阅读量:92
新型编码技术的范式革新是通信领域的关键挑战,直接影响多用户接入效率、海洋信息实时传输、高熵信源压缩性能、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效能及低时延通信系统的构建,对6G网络、海洋物联网与边缘计算发展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与应用潜力。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到厦门大学王琳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携手福州大学陈平平教授、集美大学宋丹副教授、长安大学方勇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徐胤副教授,聚焦通信编码技术的创新突破与跨场景应用,围绕多用户接入、海洋通信、信源压缩、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及低时延译码等前沿领域展开探讨。各位专家学者将会带来五场精彩的报告,欢迎您通过下文预约直播,共同参与学术盛宴!
PART.01
研讨会信息
会议时间
2025年5月20日 18:00
会议形式
线上会议
会议议程
会议直播观看方式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小鹅通观看会议直播。
https://9g0ug.xetlk.com/sl/1Nfy2O
PART.02
会议主席
王琳教授
厦门大学
2001年于电子科学与技术大学获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担任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教授,2012年至2017年期间曾任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已培养22位博士毕业生。自2000年以来发表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270余篇,其中IEEE系列期刊论文100篇,数字通信物理层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为有损/无损信源编译码、信道编译码、联合信源信道编译码、混沌调制、图信号处理,以及相关技术在有线 (电力线通信) /无线、水声通信环境中的应用。多次担任IEEE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和TPC主席、多次担任大会主题报告人、担任电子学报责任编委、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Electronics 编委。2009年为IEEE高级会员,2018-2023年当选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理事。当前Google引用5447次,H指数38。
报告题目:原模图编码理论进展
报告简介:香农理论作为信息处理与信息传输的理论基础,一直支撑着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香农三大编码定理及其附属定理是其核心,并发展出众多的理论与技术分支及其标准化体系,近期由于系统软硬件设计的低成本需求导致物理层设计水平整合和跨层优化的垂直整合趋势,以支持通信与信息技术的简约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本次演讲借助原模图编码理论为基本要素,阐明这些设计潮流践行香农理论体系发展的最新设计理念,展示编码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即用统一的编码观点看待原始香农理论体系的架构,构建全新的设计视角,促成硬件友好可伸缩可重构面向任务与环境的现代编译码系统构建。并以原模图联合信源信道编码佐证这一设计观点。
会议主讲人
陈平平教授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教授/博导、数字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福建省杰青。研究面向关键任务场景的物理层/传输层的可靠实时编译码技术,应用于工业实时通信、应急组网通信等场景,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三),中国电子学会三等奖 (第二)。
报告题目:可变速率级联编码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
报告简介:传统的多用户接入技术大多采用基于功率域或编码域的用户区分方案。在译码端则对应采用基于SIC干扰消除译码,或迭代多用户信息译码。在本次报告,我们基于网络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级联校验矩阵的新颖多用户接入方案。针对用户的信道条件,设计不同的校验矩阵,实现用户不同的编码速率。其中,用户之间共享一个公共的高码率校验矩阵,私有级联剩余矩阵则用于低码率编码的用户,适配不同传输信道质量。同时在译码端设计一个公共矩阵译码器和剩余矩阵译码器,可在一个解码器内恢复所有接入用户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某些场景下优于现有多接入方案,同时可逼近用户容量限制。
宋丹副教授
集美大学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2023年6月获得厦门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IMT 2030 (6G) 推进组成员、福建省高层次引进人才、厦门市科学顾问专家。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IEEE TWC、IEEE TCOM、IEEE CL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方向包括原模图信源信道编码、海洋通信、量子通信等。目前担任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期刊编委,获得了第十三届通信、电路与系统国际会议杰出青年学者奖、厦门市通信学会学术交流积极分子称号,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项。
报告题目:有损编码融合海洋信息处理的设计与展望
报告简介:“打造未来海洋通信泛在连接的关键技术”被纳入3GPP的标准化范畴,海洋通信的技术关键点在于高效的海洋信息获取与实时的通信决策反馈。由于海洋环境具有数据类型复杂、通信带宽与存储资源受限、信息处理时延显著等技术瓶颈,迫切需要引入高效、创新的高压缩率数据处理方法,以解决海上数据压缩的有效性与实时性源头问题。以原模图编码为基础,融合海洋信息处理的实际需求,阐述具有高压缩率的有损编码系统设计,展望编码技术在海洋通信领域的潜在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方勇教授
长安大学
1996-2005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硕博连读;2006年于西北工业大学任讲师;2007-2008年于韩国汉阳大学任研究教授;2009-2016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期间2015年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任高访学者;2016年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任客座教授;现为长安大学教授、博导、智能物联网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论与编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任IEEE COMML编辑,目前担任IEEE TCOM编辑和IEEE JSAC客座编辑。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某重要专家库专家。
报告题目:基于LDPC码的非平稳信源无损压缩
报告简介:无损信源编码是信息论的主要分支之一。算术码是最重要的无损信源编码方法。对平稳信源,算术码可以达到理论极限信源熵。对于非平稳信源,结合前向滑窗,算术码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性能。除了传统的算术码,LDPC码也可以用于无损信源压缩。这个报告介绍我们使用LDPC码进行非平稳信源无损压缩的相关工作。其核心技术是在置信度传播算法中嵌入一个基于双向滑窗的参数估计模块。由于LDPC码应用了双向滑窗,而算术码只使用了前向滑窗,因此在高信源熵的情况下,LDPC码取得了更好的性能。
徐胤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从事5G/6G、广播、短距等通信系统理论、关键技术研究,样机研制和标准化。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3GPP首席标准代表、美国ATSC IT-5标准组副主席、IEEE 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副主编。累积向3GPP提交50余篇标准技术提案,多项物理层关键技术被写入5G标准;提出的编码调制技术被美国ATSC3.0广播通信标准采纳,已在全球大范围商用,并向三星、索尼、LG等国际巨头收取规模性专利许可费;提出的Polar编码速率匹配作为核心必选技术被星闪国际短距标准采纳,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汽车、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等领域。获星闪标准贡献先进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G星辰青年科学家等荣誉。
报告题目:基于Polar组件码的广义LDPC低时延低复杂度译码方法
报告简介:下一代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吞吐、更低误码和更低时延的需求,LDPC码受限于短环等结构,其适用于蜂窝数据传输的中短码长的误码率 (平层) 已难以满足需求。基于Polar组件码的广义LDPC码 (GLDPC) 近期被提出,其用极化码替换了传统的SPC节点,具备更优译码门限和更低误码平层的潜力。GLDPC仍需依赖迭代译码获取优异性能,其关键在于设计具备精准软信息提取能力的Polar软输入软输出 (SISO) 译码算法。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提取Polar码软信息的复杂度和时延是需要不断优化的关键指标。为了降低译码时延,我们构造了9种软输出的特殊节点,并提出了两种快速软输出SCL译码算法;此外,为了降低译码复杂度,我们设计了一种结合离线拟合与译码后处理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均能在保持良好译码性能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译码时延和计算复杂度。
精选文章
An In-Phase/Quadrature Index Modulation-Aided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Lin Wang et al.
Wave Phase Coding Applied to Frequency-Shift Keying for Spectrally Efficient Underwat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rea Petroni et al.
Electronics 期刊介绍
主编:Flavio Canavero,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Turin, Italy
期刊涵盖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材料、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工业电子、电力电子、生物电子、微波和无线通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统与控制工程、电路和信号处理、半导体器件、人工智能、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量子电子等。期刊致力于快速发表与广泛电子领域相关的最新技术突破以及前沿发展。
2023 Impact Factor | 2.6 |
2023 CiteScore | 5.3 |
Time to First Decision |
16.4 Days |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
2.4 Days |
点击下方链接,订阅 Electronics 期刊最新资讯。
https://www.mdpi.com/journal/Electronics/toc-alert
![]() |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备注“学校+姓名+研究方向”,邀您加入 MDPI 学者交流群,获取直播链接,掌握直播动态,交流科研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