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xics:新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风险 | MDPI Seminar
发表时间:  2025-07-21    阅读量:  75

随着工业化持续推进以及化学品的广泛使用,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赋存、迁移及生态风险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这类新污染物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被检出频率不断升高,其环境行为与归趋机制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由于环境介质的复杂性和污染物的多样性,这些物质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降解途径、微生物作用机制、生态毒性效应及长期风险仍存在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本次线上研讨会,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北京大学卢晓霞副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携手南开大学汪玉副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孙毓鑫教授共同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共同探讨新污染物的环境归趋与风险管理策略,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研讨会信息

 

会议时间

2025年7月23日19:00-21:00

 

会议形式

线上会议

 

会议议程

 

1 19:00-19:10 | 卢晓霞 副教授
  主席致辞
2 19:10-19:40 | 卢晓霞 副教授
  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苯并[a]芘和十溴联苯醚的微生物降解
3 19:40-20:10 | 汪玉 副教授
  有机磷酸酯土壤环境污染特征及效应风险
4 20:10-20:40 | 孙毓鑫 教授
  对苯二胺类抗氧化剂及其醌类的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
5 20:40-21:00
  提问交流环节

 

观看通道

 

小鹅通直播间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直播。

https://9g0ug.mk.xet.citv.cn/sl/3BJlnp

 

MDPI学者交流群

 

识别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备注“学校+姓名+研究方向”,邀您加入MDPI学者交流群,获取直播链接,掌握直播动态,交流科研经验。

 

 

会议主席

 


卢晓霞 副教授
北京大学
Toxics 期刊编委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的微生物修复、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效应等研究。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软件著作2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项。担任 Toxics、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防化研究》等期刊编委。

 

报告题目: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苯并[a]芘和十溴联苯醚的微生物降解

 

报告简介:苯并[a]芘 (BaP) 和十溴联苯醚 (BDE-209) 是环境中两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微生物降解是消除此类污染物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其降解效率受氧化还原条件显著影响。本研究通过模拟不同氧化还原环境 (反硝化、铁还原、硫酸盐还原和产甲烷),探究了BaP和BDE-209在不同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特性及机制,识别出关键的微生物与功能基因。本研究为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中多环芳烃和溴代阻燃剂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主讲人

 


汪玉 副教授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州卫生署Wadsworth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重要项目10余项。在 ES&T、EI、JHM 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一作及通讯SCI论文31篇,H因子23。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排名2/10)。担任 Toxics 期刊新污染物分区编委,《农业环境科学学报》青年编委。

 

报告题目:有机磷酸酯土壤环境污染特征及效应风险

 

报告简介:有机磷酸酯被广泛用作阻燃剂和抗氧化剂,其环境行为和风险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在土壤体系的污染特征和效应风险存在研究空白。本研究系统揭示了阻燃剂和抗氧化剂来源的有机磷酸酯在土壤体系中的污染特征,阐明了其转化过程与机制,明确了其土壤微生物效应,并探究了其在植物根系和叶面的富集规律。为深入理解有机磷酸酯的土壤行为与风险提供了数据支持。

 


孙毓鑫 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的海洋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围绕“人类活动驱动下海洋环境中POPs的关键环境过程及其生态效应”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POPs在近岸红树林、南海珊瑚礁和北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污染特征、来源、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香江学者计划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项目15项。目前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 等SCI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32篇,SCI论文他引3000余次,H指数为30。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3项。参与撰写《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专著1本。应邀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和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等评审专家。

 

报告题目:对苯二胺类抗氧化剂及其醌类的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

 

报告简介:对苯二胺类抗氧化剂 (PPDs) 广泛用于橡胶产品中以延长其使用寿命,PPDs的醌类转化产物 (PPDQs) 因其高毒性备受关注。本报告建立了多种环境介质中PPDs和PPDQs的分析方法,合成了6PPD和6PPDQ手性异构体标样,对6PPD和6PPDQ的手性异构体进行了拆分;建立了6PPD和6PPDQ手性异构体的分析方法,发现6PPD和6PPDQ对映异构体具有选择性环境行为,沉积物以 (-)-6PPD和 (-)-6PPDQ为主,蟹和鱼体内含有更多的 (+)-6PPD和 (+)-6PPDQ,鸟类以 (-)-6PPD为主,对映体分数的差异暗示生物选择性富集和代谢并存。

 


相关栏目

 

Emerging Contaminants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栏目主页。

https://www.mdpi.com/journal/toxics/sections/emerging_contaminants
 

Toxicity Re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栏目主页。

https://www.mdpi.com/journal/toxics/sections/Engineering_Remediation_and_Restoration

 

 

相关特刊

 

Environmental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

Submission Deadline: 12 September 2025

Guest Editor: Dr. Xiaoxia Lu

 https://www.mdpi.com/journal/toxics/special_issues/0S0PFQ6650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特刊详情。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Toxic Effect, and Risk Assessment of Microplastics and Plastic Additives

Submission Deadline: 31 December 2025

Guest Editors: Dr. Yu Wang, Dr. Chu Peng and Dr. Lili Rong

https://www.mdpi.com/journal/toxics/special_issues/8LPLT3R8M8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特刊详情。

 

 

主办单位

 

 


合作单位

 

 


MDPI已成功举办过多场学术研讨会,旨在为领域内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相信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我们可以为广大青年学者及研究人员在英文学术写作和发表以及学术研究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指导和探讨。

 

中文研讨会学术官网:

https://mdpi.cn/activities



Toxics 期刊介绍

 

主编:Demetrio Raldúa, IDAEA-CSIC, Spain

 

期刊发表与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材料相关的学术文章,主题范围涵盖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化学和流行病学等学科。期刊已被Web of Science、PubMed和Scopus等多个数据库收录。

 

2024 Impact Factor 4.1
2024 CiteScore 6.4

Time to First Decision

18.1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1.9 Days


点击下方链接,订阅 Toxics 期刊最新资讯。

https://www.mdpi.com/journal/Toxics/toc-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