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催化与绿色材料创新代表着可持续科技的前沿突破。该领域凭借其高效资源转化能力、精准可调控性、天然丰度与多功能性,在废弃塑料升级回收、低碳催化合成、环境修复与水处理等应用中展现出革命性潜力,成为破解环境困局的关键技术路径。本次专题研讨会以“绿色催化与绿色材料创新”为核心,汇聚领域知名学者,分享可持续科技前沿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Molecules 期刊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上海大学黄垒研究员担任会议主席,携手大连理工大学李新勇教授和广西大学李志礼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三位专家学者将共同探讨绿色化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应用前景,欢迎您通过下文预约直播,解锁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力量!
研讨会信息
1 会议时间
2025年7月28日 19:00—21:00
2 直播通道
小鹅通直播间
https://9g0ug.mk.xet.citv.cn/sl/vLAEf
点击链接,即可进入小鹅通直播间观看直播。
MDPI学者交流群
![]() |
识别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备注“学校+姓名+研究方向”,邀您加入 MDPI 学者交流群,获取直播链接,掌握直播动态,交流科研经验。 |
3 会议议程
● | 19:00—19:10 | |||||||||||||||||||
主席致辞 黄垒 研究员 |
||||||||||||||||||||
● | 19:10—19:40 | |||||||||||||||||||
面向可持续应用的尖晶石结构绿色催化材料的合理设计 李新勇 教授 |
||||||||||||||||||||
● | 19:40—20:10 | |||||||||||||||||||
基于木质素的环境材料在废水治理与海水淡化中的应用进展 李志礼 教授 |
||||||||||||||||||||
● | 20:10—20:40 | |||||||||||||||||||
聚乙烯催化氧化升级回收制备二元酸 黄垒 研究员 |
||||||||||||||||||||
● | 20:40—21:00 | |||||||||||||||||||
提问交流环节 |
会议主席
![]() |
黄垒 研究员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研究员,硕/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废塑料高价值化学回收,以及催化和传感纳米材料设计及应用。担任 Molecules 期刊编委、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上海市颗粒学会理事、上海市创造学会理事、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专家、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青年科普专家,入选斯坦福大学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在 Angew. Chem. Int. Edit.、Chinese J. Catal.、ACS Nano 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5篇ESI高被引论文,被引6000余次,H-index为36;担任 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it. 等期刊审稿人。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10余项。注重产学研,部分技术已应用推广。
报告题目:聚乙烯催化氧化升级回收制备二元酸 报告简介:塑料自19世纪问世以来已累计生产超百亿吨,其中仅2019年全球产量就达3.68亿吨。针对塑料污染这一全球性环境挑战,我们开发了催化氧化升级回收技术:(1) 基于Ru/TiO2催化体系,通过钌介导的氧活化机制,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低密度聚乙烯 (LDPE) 高效转化为长链二羧酸 (24小时转化率95%,液体产物收率85%) ;(2) 采用TS-1分子筛配合梯度温控工艺 (140-200-140 ℃),12小时内即可将高密度聚乙烯 (HDPE) 完全转化,液体产物收率达94%,其中Ti-O4活性位点与氧空位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了结焦;(3) 发现ZSM-5分子筛表面酸性位点可选择性催化PE氧化为C4-C17二元酸。这些研究进展表明,催化氧化技术有望在可规模化、低碳化的条件下将惰性聚烯烃转化为高值化学品,为替代传统填埋和焚烧处理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
|
会议主讲人
![]() |
李新勇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入选Mendeley Data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2025);连续11年入选Elsevier年度环境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 (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 2014~2025);国际先进材料协会 (IAAM) 会士/Fellow (2020);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 (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9~2025);加拿大化学期刊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学术委员会委员;在 ES&T、Adv. Funct. Mat.、Nano Energy、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 等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超过320篇,Google他引15000余次,Google H-Index为81,SCI H-Index为72。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持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特聘教授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所开发的高效吸附催化材料及VOCs溶剂回收设备,在VOCs资源化相关产业产生良好经济效益。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催化与材料;工业污染控制;能源催化;纳米科学与工程。
报告题目:面向可持续应用的尖晶石结构绿色催化材料的合理设计 报告简介:具有新颖特性的多功能纳米结构材料已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精确调控。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回顾并重点介绍团队近期在合理设计多功能尖晶石结构绿色催化材料方面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通过多种方法,系统调控了尖晶石结构绿色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包括界面结构、丰富的形态变化以及衍生缺陷,从而显著提升了其催化性能以及能量利用与转化效率。相关内容将重点探讨这些尖晶石纳米结构绿色材料的定制表面界面结构的设计思路与实现策略。
|
![]() |
李志礼 教授 广西大学
博士,广西大学教授,硕/博士生导师,广西高层次人才,广西“百人计划”入选者,广西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主要从事生物质基微纳米材料制备和结构调控及其在废水净化、膜分离、智能控释、海水淡化、催化转化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广西石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等多项;在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8篇,他引5000余次,H指数34。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专著1项。连续多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报告题目:基于木质素的环境材料在废水治理与海水淡化中的应用进展 报告简介:木质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芳香高分子之一,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多功能官能团和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近年来在环境功能材料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报告围绕木质素基材料在废水处理和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展开,系统介绍其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有机污染物降解及太阳能界面蒸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典型案例。重点探讨通过分子设计、结构调控及多尺度复合手段,实现木质素材料性能优化与功能集成的方法路径。报告还将展望其在绿色低碳水处理技术中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为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
特刊推荐
Nanomaterials for Catalytic Upcycling/Conversion of Plastics/Biomass
Guest Editors: Lei Huang, Xiang Wang and Zhili Li
Submission Deadline: 30 December 2025
https://www.mdpi.com/si/219223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特刊信息。
主办单位
Molecules 期刊介绍
主编:Thomas J. Schmidt, University of Münster, Germany
期刊发表化学各学科领域的基础、应用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原创性、首创性成果,主题涵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食品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计算与理论化学、光电化学、交叉化学、绿色化学等。目前已被SCIE (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MEDLINE、PMC、Reaxys、Embase、CaPlus/SciFinder等数据库收录。
2024 Impact Factor | 4.6 |
2024 CiteScore | 8.6 |
Time to First Decision |
16.1 Days |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
2.6 Days |
![]() |
识别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备注“姓名+学校+研究方向”即可进入 Molecules 学者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