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邀请MDPI武汉编辑部专家团队来访,围绕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投稿审稿流程及评审意见答复技巧等核心议题,与学院研究生开展深度交流。本次活动旨在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与成果发表能力,搭建期刊编辑与青年学者的直接对话平台,为学院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注入新动能。

聚焦学术痛点,搭建精准指导桥梁
活动伊始,学院副院长杨铀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传播的核心载体,规范写作与高效投稿能力是研究生必备技能。他强调学院始终以“培养顶尖信息领域人才”为目标,此次联合MDPI编辑部开展专题交流,正是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论文发表中的实际瓶颈,推动更多高质量成果走向国际舞台。

MDPI武汉编辑部负责人结合多年期刊运营经验,系统讲解了学术论文的结构化写作方法,重点剖析了标题拟定、摘要撰写、图表规范等常见问题。针对投稿流程,编辑团队详细演示了MDPI旗下期刊的在线投稿系统操作,并解读了“初审-同行评审-修订-录用”全流程的时间节点与注意事项。此外,专家还通过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科学回应评审意见——“既要尊重评审建议,也要有理有据地澄清研究亮点,避免过度修改导致核心创新点弱化。”



互动答疑环节,碰撞思维火花
在互动交流环节,研究生们踊跃提问,围绕“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认可度”、“跨学科论文的投稿策略”、“如何处理多轮审稿意见分歧”等问题与编辑团队展开热烈讨论。2024级博士生彭同学就“论文审稿周期长,应该如何与编辑沟通”提问后,编辑结合 Remote Sensing 期刊的处理流程与模式,给予了详细的处理方案。现场气氛活跃,累计解答具体问题30余个,针对性解决了同学们在论文发表中的实操困惑。
学院研究生邢同学表示,同学们的提问聚焦实际需求,编辑团队的解答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操性。这种“面对面”交流打破了信息壁垒,比单纯阅读写作指南更具启发性。”
深化合作共识,助力学术成长
活动尾声,学院与MDPI编辑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未来将联合开展“学术写作工作坊”、“优秀论文评选”、“探访编辑部”等系列活动,并推动编辑部专家参与学院研究生论文预评审,为高质量成果发表提供“绿色通道”。
此次交流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权威的学术指导,更搭建了学院与国际期刊的长效合作机制。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将持续聚焦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提供多元化学术支持,助力学院在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